圣杯/耐心策略与心态

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本系列文章. 简而言之, 我在量化策略上碰了一鼻子灰, 但也并非没有收获. 过去走的弯路让我学到了很多, 在近一两年改变投资策略后, 也算是实现了不错的正收益.

最近喜欢上钓鱼.

投资是一门艺术,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, 但我想说, 它同样是一门手艺: 枯燥且没有创造性, 日复一日, 令人厌烦.

我发现投资人往往呈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形态: 农夫, 猎人, 钓鱼人. 每一种形态都代表了不同的投资哲学与行为方式, 反映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角色与应对策略. 一个人同一时间往往只能做一种职业, 在投资领域其实也差不多.

农夫

一种典型的高投入获取稳定低回报的心态, 其高投入低回报而模式依然成立的底层溢价在于收益的稳定性. 稳定带来的好处是容易上杠杆扩大规模, 但也容易被极小概率的一波天灾直接扬了.

种田具有季节性, 农夫也相信冬去春必来.

巴菲特是典型的农夫. 他通过长期持有可口可乐, 苹果等优质公司, 实现了财富的稳定持续增长. 农田能稳定的提供现金流, 而"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"(巴菲特名言).

币圈里的农夫类似矿工或通过抵押获取利息收益的人, 过去一段时间收益应该也都颇丰. 不过想必你也能看出来农夫的劣势: 要成为农夫首先需要买一块田, 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, 土地都非常昂贵. 仅以古代中国历史上来讲, 如果一个平民拥有一块田, 想依靠种田收益再买第二块田的平均时间是 40 年, 也就是两代人.

猎人

一种低投入获取不稳定高风险高回报的心态. 相比农夫, 猎人只需要准备一把弓. 猎人是大多数初入币圈的菜鸟的真实写照, 他们没有本金, 但期望一夜暴富.

猎人精准出击, 并果断撤离. 我认为后半句才是重点. 我见过太多人去"死拿"一个山寨币, 最后归零的故事.

猎人的投资风格更偏向于主动和灵活. 交易频繁, 善于利用市场波动赚取差价, 多数是短线交易者或趋势投资者. 我曾也是猎人, 但我认识到猎人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, 并承受资产的剧烈波动, 而这正是我欠缺的.

索罗斯堪称猎人的代表. 他通过精准判断市场趋势, 在 1992 年狙击英镑, 赚取了巨额利润. 这种事情巴菲特是绝对不会做的.

钓鱼人

一种低投入获取不稳定低回报的心态. 介于农夫与猎人之间, 既不像农夫那样完全被动, 也不像猎人那样过于激进. 钓鱼人静静地守候在市场边, 等待鱼儿上钩.

钓鱼人既有农夫的耐心, 也需要有猎人的敏锐, 但更注重风险与回报的平衡. 心理压力适中, 多数时候每天能收获点鳑鲏, 发不了大财但也饿不死, 同时面对天灾有较强的适应能力, 不至于像农夫那样颗粒无收. 极其偶尔的情况下能像猎人那样有较大的渔获.

成为钓鱼人需要有两大要求:

  1. 发现好坑的能力. 粪坑里钓不上鱼.
  2. 耐心等待.

彼得林奇可谓是钓鱼人的典型. 与巴菲特或者索罗斯不同, 林奇喜欢每天作一些小决定, 而不是每年作几个大决定. 每个小决定收益有限但损失也有限. 从具体操作手法来说, 林奇不会像巴菲特那样重仓一家公司, 而是会一次性买入市面上所有相关企业的股票, 按照他的话来说, "须鲸先不加选择地, 快速地大量地吞食海洋生物, 然后通过鲸须选择很少的部分留下来, 其余的则排除出去".